當前位置:首頁 > 佛家經(jīng)典禪語 > 禪語> 正文

巴登活佛禪語50句【共50句】

作者: formermaster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19 15:39:52 點擊:13695℃手機閱讀>>
Tips: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圖

巴登活佛禪語50句

1、有的人習慣向佛求福,殊不知,福報不是求來的,而是修來的,求只是修的一個方式。如不斷除惡念惡行,如不行善,再多祈求也無益。信佛,其實是信因果。想要得福報,就要種福因;想要離苦禍,就得斷諸惡。一切苦樂福禍,都取決于你自己。真求佛就要學佛。學佛的大慈悲和大智慧,這才是真正的福樂之因。

2、曾經(jīng)有很多事情,我們總想等到將來的某一天,或是某一段時間再去做,到最后卻始終沒有做成,人生其實就像孩子手中的鉛筆,看起來好像夠長可是用起來不知不覺就嫌短了,這一輩子,我們其實做不了太多的事,所以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吧,并且盡量把它做到最好,這樣才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遺憾和悔恨。

3、不要小看他人,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。 不要惡言他人, 你潑出去的臟水早遲會損污到你自己。 不要欺騙他人, 欺騙得到的暫時利益不僅無助于你,反而會使你陷入墮落的泥坑。

4、可以接受一切,可以享受一切,同時,隨時準備放棄已擁有的一切,這就是真正的"出離心"。

5、人生中,快樂帶給我們愉悅,痛苦帶給我們回味。真正的快樂,我們很難記起,但痛苦卻往往難以忘卻。既然痛苦不可避免,我們又無法抗拒,為什么不學會面帶微笑迎對痛苦的來臨呢?時間會告別過去,痛苦會告別回憶,學會接受,學會忍受,學會珍惜,這樣的人生將會更加美麗,平和的心態(tài),勝于一切!

6、禪不在于空間的置換,身體在哪、佛寺就在哪;禪不在于時間的推移,心念在哪,覺知就在哪。用智慧的眼、去度輪回的情:往苦難處觀因果、往欲樂處觀平等、往眾生處觀慈悲、往世間處觀清凈。禪未必是稀奇,禪是安住似樹,是海之無波,是嬰兒酣睡,是掌中琉璃,是守持好當下的這一份默默和靜靜。

7、當你有愛與恨的感覺時,你必須看著它們。它們正在教導你,提醒你不要落入極端的方式。沖動有可能引你陷入放縱或壓抑兩種極端的模式,即經(jīng)典中所說的縱欲與自虐兩端。佛陀剛悟道時,就是教導弟子不要陷入這兩端。它不只在佛陀的時代有效,即使到了現(xiàn)代依然有效。

8、大多時候標榜自己說話直的人,只是不愿花心思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已。

9、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,一是太陽,二是人心。有時候你必須跳出窗外,然后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翅膀?,F(xiàn)在的位置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前進的方向。

10、所有的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觀點,它并不依賴于環(huán)境或他人的教導,而是和我們的肉體一起誕生的,在佛教中稱為“俱生的我執(zhí)”。所謂“俱生”,即不是受之于父母或老師,而是生來即有;所謂“我執(zhí)”,即執(zhí)著于時時刻刻都有一個我的存在。

11、不要對最熟悉的事物熟視無睹,什么是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呢,可能就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親人、朋友、愛情、時間、工作、身體等等。這一切成就了現(xiàn)在的我們,沒有了這一切,我們只是孤家寡人,寸步難行。如果我們忽略了與我們最有緣的事物,那么就等于將幸福從身邊推開。只有珍惜與重視,人生才會平安喜樂。

12、當你事事順利的時候,不要沾沾自喜,因為這正在用盡你的福報;當你屢屢受挫的時候,不要怨天尤人,因為依此可消除你往昔的罪業(yè)。換一種心態(tài)看成敗,生命就會更加精彩!

13、佛說:不要等到奄奄一息才領(lǐng)悟無常,不要等到無藥可救才感恩生命,不要等到生命終結(jié)才斷惡行善,不要等到面臨死亡才想到修行;不要等到神智不清才求佛保佑,不要等到離開人世才尋求解脫,不要等到身心分離才求生佛國。如果那樣,一切來不及了。所以,從現(xiàn)在做起,從當下做起,從內(nèi)心做起!

14、不落入極端是最高的戒律,既不做吸煙者,也不做驕傲的不吸煙者;不做說謊者,也不做極其傲慢的不說謊者。極端的守戒,只讓驕傲膨脹。以自己守戒為榮的佛教徒,表現(xiàn)出屈就他人,炫耀自己的戒律,讓那沒守戒或守了一點的人難堪,這種佛教徒需要讀《金剛經(jīng)》。

15、其實,有些人的爭論,根本沒有什么實義,完全是為了爭一時之氣。這在智者的眼里,就跟看小孩搶玩具一樣,只會一笑置之。

16、人生是一場戲,而死亡不是生命的斷滅,只是這場戲演完之后,進入下一場戲的換場過程。實際上,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入戲很深的演員,只不過沒有認識而已。

17、佛說,苦非苦,樂非樂,只是一時的執(zhí)念而已。執(zhí)于一念,將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會自在于心間。物隨心轉(zhuǎn),境由心造,煩惱皆由心生。有些人,有些事,是可遇不可求的,強求只有痛苦。既然這樣,就放寬心態(tài),順其自然。無論何時何地,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,保持豁達的心態(tài)。

18、死亡并不神秘,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。死亡根本就不是生命的結(jié)束與終結(jié),而是生命的起點,只不過是換一個身體而已。就像把硬盤里面的數(shù)據(jù)拷出來,裝到另一個硬盤當中一樣。當然,如果今生做得不好,來世會有不好的果報。如果做的壞事太多,來世能不能變成人就不好說了。

19、我們盡力而為,即使只是短短的一兩分鐘給予眾生自由,這也是值得的,而給予牠們自由是我們能做的。

20、痛苦和快樂是無法醫(yī)治的,它們在生命中會反復一再的出現(xiàn)。但無論我們遭遇怎樣的逆境和痛苦,只要你對自己不灰心,堅持抗拒恐懼與絕望。當你的心胸變的如巨大的空中一般,心靈的痛苦戰(zhàn)爭就會猶如動搖的白云一樣會隨時來,也會隨時散。

21、人生是一場追求,也是一場領(lǐng)悟。平淡的日子里,安靜,簡單,沒有起伏,沒有波瀾。有的只是一種安寧,一種重復,一種寂靜。無論時光如何流逝,無論季節(jié)怎樣變化,一如平常,安然于自己的生活,忙碌于自己的工作。人的生活多是這樣平淡,平凡,寧靜。

22、昨天已經(jīng)過去,明天你還未知。人最大的魅力,是有一顆陽光的心態(tài)。人生難免會有所迷茫,只要明白自己是從哪里來,最終要到哪里去,就什么都不迷茫了。多點淡然,少些虛榮,活在真實,活得自在。

23、佛說,苦非苦,樂非樂,只是一時的執(zhí)念而已。執(zhí)于一念,將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會自在于心間。物隨心轉(zhuǎn),境由心造,煩惱皆由心生。有些人,有些事,是可遇不可求的,強求只有痛苦。既然這樣,就放寬心態(tài),順其自然。無論何時何地,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,保持豁達的心態(tài)。

24、佛法不只在佛經(jīng)上,也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(jié)里,從吃飯、睡覺、聽音樂、呼吸、脈搏...到身體的一言一行,所有的生活瑣事都可以融入佛法。

25、忍耐的過程是痛苦的,結(jié)果卻是甜蜜的。不論是對逆境,對內(nèi)在的煩惱還是外在的災禍,都要忍。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,一種明心見性的處世哲學。忍耐不是軟弱,不是逃避,而是一種心靈的超越。吃虧能養(yǎng)德,忍耐能養(yǎng)心。吃虧時不計較,不比較,想得開,這樣的人才能做大事。

26、生命,不是身體,而是心性;人生,不是歲月,而是經(jīng)歷;幸福,不是狀態(tài),而是感受。

27、做人其實不需要很復雜的思想,凡事隨緣,不攀緣,境來不拒,境去不留。不執(zhí)著于一念,舍得放下,適時放下,才能還原生活的安詳。放下也許會有遺憾,會有傷感。但是卻會讓生活的底蘊更加雋永和悠遠,讓生活更淡定和安然。放下是一種選擇,一種智慧,一種明白,亦是一種結(jié)局。

28、不要把現(xiàn)實生活太過度理想化,以為一切都很美好的,沒有任何危機和意識.這樣在面臨生老病死和各種痛苦的時候,就會感到極大的失望。當無法面對的時候,就會走一些極端的路。所以,適當?shù)奈C感是戰(zhàn)勝困難的必要裝備。

29、內(nèi)心慈悲,會讓你的人性放射出佛的光輝,令人間溫暖無比;內(nèi)心平常,會讓你甘于淡泊,隨遇而安;內(nèi)心清凈,會讓你心平如鏡,神清氣爽;內(nèi)心自由,會讓你得大自在,處處無礙;內(nèi)心自然,會讓你道通天地,回到生命本源,獲得最美的安頓。其實,只要一顆平常心,就都可以做到了。

30、當你說累的時候,或許是心累了,或許是人累了,便很想安靜,試著除去一天的浮躁,找一塊安靜的地方,給心靈放一個假,來靜靜地聆聽凈化心靈的音樂。佛家說,凈化心靈,貴在自我。只有敞開心扉,才能看見污垢,有效地清理污垢。若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的心靈深處,那么,污垢是永遠也洗滌不凈的。

31、人沒有完美,幸福沒有一百分,這個世界上最不開心的,是那些懂得太多和想得太多的人。人生不過是一張清單,你要的,你不要的,計算得太清楚的人通常聰明無比,但,換來的卻是煩惱無數(shù)和辛苦一場。

32、你的一句不在意的惡語,往往是你日后被人記恨陷害你的一種因,到了果報成熟時給你帶來的卻是致命的傷害…所以遠離惡語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。

33、愿滄海明月不住于心,以淡然之態(tài)觀生住異滅,輪回即涅槃,可嘆世人多茫然,不識體性,妄受諸苦,誰言我之過,今思過矣,煩惱可結(jié)菩提果,全系心之一念間,風不動,幡不動,莫讓心妄動,一切不過笑談間,嘆君以妄為真,迷亂自心,故慎思,慎察,則正道成矣。看花開花落,云卷云舒,不過爾爾。

34、念佛的人容易除慢,念佛的人,心比較淳厚,所以能夠把慢心消除掉。而且念佛常常要拜佛,一面拜佛一面唱懺悔偈,每天懺悔。我們常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念佛人,一面拜佛一面掉眼淚,慢心在念佛拜佛中不停地消除掉。念佛也會使人開始遠離惡緣,不遭橫難,學佛的障礙會開始減少,這是念佛的好處。

35、很多人只喜歡迎接出生,卻拒絕接受死亡,這有點偏激。就像一個人只愛早上醒來,卻不愿晚上睡下一樣,忽略了后者也是自己必須經(jīng)歷的事。其實,就算你睡下了,第二天照樣還會醒來,生死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36、其實生命很短暫,死亡隨時而來,所以,從今以后我該必須要節(jié)省時間,專心專意地學修佛法, 不再心情散亂,專注心緒用于修行之上, 暫時不在線。

37、人生是一場戲,而死亡不是生命的斷滅,只是這場戲演完之后,進入下一場戲的換場過程。實際上,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入戲很深的演員,只不過沒有認識而已。

38、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,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。 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,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(zhì)。

39、修行人,不能自己毀滅自己。盡管善業(yè)寥寥無幾,惡業(yè)如數(shù)家珍;終日活在惡報之中,仍不能縱容自己。人身猶如如意寶,不可荒廢。

40、人幸福和不幸福主要就是心情,心情好就在怎么下去,在怎么失敗,在怎么條件不好也是會過得很幸福的!人心情不好,在怎么得到,在怎么成功,在怎么條件好,在怎么好也過得不會幸福的,主要自己內(nèi)心學習好就,人生過的好不好幸福和痛苦都在心里面!

41、世上一切幸福,來自利他的心;世上一切不幸,來自對自己的愛。

42、人幸福和不幸福主要就是心情,心情好就在怎么下去,在怎么失敗,在怎么條件不好也是會過得很幸福的!人心情不好,在怎么得到,在怎么成功,在怎么條件好,在怎么好也過得不會幸福的,主要自己內(nèi)心學習好就,人生過的好不好幸福和痛苦都在心里面!

43、走的路難,越來越好走;走的路好,越來越難走。

44、修行人,不能自己毀滅自己。盡管善業(yè)寥寥無幾,惡業(yè)如數(shù)家珍;終日活在惡報之中,仍不能縱容自己。人身猶如如意寶,不可荒廢。佛法猶如甘露,不可 不飲;善知識猶如解脫舟,不可不渡日日夜夜之中行善法,如此便可通往解脫道,到達彼岸面見諸佛。

45、如果真有來世,我愿即刻化做輕煙隨風飄去,將今生的遺憾化為來世的緣;將串串淚珠化做芬芳的雨露,熔化冰封的心扉;留一枚永遠的種子,期望來生,重生一片完美的情緣。

46、時光,總盛開在當下。年華,常零落在未來。不要奢望能鎖住時光,把握住了當下,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。

47、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惡的行為要改善為善的行為。這就叫做修行!

48、心靈梵樂有著極其豐富的內(nèi)涵。當音樂響起,世界瞬間安靜下來,靈魂進入空無一人的境地。

49、佛陀說: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,修無常是最殊勝的。所以我們應當時時觀想行住坐臥的一切行為,都是這一世最后的行為;口中所說的,是今生最后要說的話,內(nèi)心所想的,也是今生最后能想的。只有時時觀修無常,才算一個真正的修行人。

50、一生中,我們要經(jīng)歷許多事情,要相識相交許多人,而心靈像一個篩子,在世事顛沛流離中,慢慢的一些人就漏掉了,不過對于智者來說,他們漏掉的只是,別人的過錯與不足,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,而會記住他人的好和善,并時時充盈自己那顆感恩的心,寬容、大氣的生活,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與安然。

相關(guān)佛家經(jīng)典禪語

猜你喜歡